發布時間:2012年06月16日 關鍵字:什么,技術
EM技術是日本學者琉球大學教授比嘉照夫先生發明的符合微生物菌劑技術。他認為把地球自然地變成崩潰型還是復蘇型,對比進行控制的是微生物群,所以,利用復蘇型(Effective Microorganisns)的微生物群,地球就具有自我安定性,從而解決地球的環境問題,這就是EM技術。
所謂EM菌就是收集5科10屬80余種“厭氧型微生物“和”需氧性微生物“,把它們在貯缸中共存進行培養之后加以利用,形成符合微生物菌劑。這種菌劑在種植、養殖、環境保護等方面都能發揮多種功能,促進動植物生長發育,抑制病害發生。用它生產的產品,被稱作綠色無公害產品,最宜人類食用。
目前,全世界已有泰國、美國、澳大利亞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進并推廣這種微生物技術。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李維炯教授和倪永珍副教授,是中國EM技術的權威,他們在借鑒日本EM技術的基礎上,研制開發出了適合中國國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功效顯著的新型微生態制劑——活力菌(植物球蛋白)。形成功能強大的EM菌制劑。
微生物EM菌的主要成分
1、光合菌群(好氣性和嫌氣性):如光合細菌和藍藻類,菌體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質,富含多種維生素、輔酶、抗病毒物質和促長因子。它能將土壤中的碳氫和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分離出來,變有害物質為無害物質,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機物、有害氣體、氮等為基質,合成糖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質和生理活性物質等物質。是肥沃土壤的主要力量,既能解磷、解鉀,又能固氮共生。
2、乳酸菌群(嫌氣性):它靠攝取光和細菌、酵母菌產生的糖類形成乳酸,均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物的急劇腐敗分解。迅速分解常態下不易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使有機物發酵。乳酸菌對重茬病害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3、酵母菌群(好氣性):以嗜酸乳桿菌為主導,它利用植物根部產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類及其它有機物質產生發酵力,合成促進根系生長及細胞分裂的活化物質。酵母菌在EM菌中,是其它微生物的增殖的給養保障。
4、草蘭氏陽性放線菌群(好氣性):它從光合細菌中獲取氨基酸、氮素等作物為基質。生成各種抗生物質、維生素及酶,可直接抑制病原菌,創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質增殖的生存環境。它對木質素、纖維素、甲殼素等具有較強的降解作用,易被植物吸收。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放線菌也會促進固氮菌和VA菌根菌的增殖。
5、發酵系的絲狀菌群(嫌氣性):以發酵酒精時使用的曲霉菌屬為主體,它能和其它微生物共存,尤其對土壤中酶的生成有良好的效果,因為酒精生成力強,能防止蛆和其他害蟲的發生。
在EM菌劑中,各類微生物都各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核心作用是光合細菌,嗜酸性乳桿菌為主導,與其他微生物產生的物質,形成共生共榮的關系。保持EM狀態穩定,功能齊全,發揮軍團作戰的強大能量。
EM菌的主要功能就是造就良性生態。它產生的大量的易為植物吸收的有益物質,如氨基酸、有機酸、多糖類、各種維生素、各種生化酶、促生長因子、抗生素和抗病毒物質等。都能提高植物的免疫功能,促進植物健康生長。
相關文章